休學2年,歷經(jīng)6次化療、33次放療、1次搶救、3次半夜送入急診……這是長沙學院學生23歲李佳鈺漫漫抗癌路的縮影。
誰曾想,經(jīng)受著病痛折磨的他多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,積極投身科研項目,在大學校園里向陽成長著,尋找光,也成為了光。
“當痛苦來敲門時,敲回去”
4年前的除夕,一份病情診斷書讓李佳鈺一家陷入泥潭。李佳鈺回憶,醫(yī)生不肯當著他的面說,但他記下了兩個英文單詞。手機一查,是“鼻咽癌”和“脊索瘤”。
李佳鈺的媽媽早年患有疾病,一直無業(yè),每年還要6000元左右的醫(yī)藥費,靠爸爸獨立支撐整個家庭。自己又患病,家里更難了。
李佳鈺好幾次差點邁進鬼門關。但是,等稍微好些,李佳鈺不顧身體疾病,在家附近的市場擺攤,以補貼嚴重入不敷出的家用。甚至在復查出放射性骨壞死時,獨自一人前往廣州治療。就像他在朋友圈所說的一樣,“當痛苦來敲門時,敲回去”。
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卻報之以歌”
身體條件允許后,哪怕還有復發(fā)的風險,李佳鈺強烈請求復學。
“病痛并沒有將他擊倒,他繼續(xù)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(tài)和永不懈怠的精神投入到可能有限的生命之中!”在3月16日晚舉行的“芙蓉學子·榜樣力量”頒獎典禮上,他獲得了“自強不息”獎,頒獎詞里描述他為“在與時間賽跑”的人。
這幾年,李佳鈺收獲頗豐,累計獲授軟件著作權(quán)3項,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大賽國家級三等獎1項,計算機設計大賽等省級獎項3項,校級榮譽多項。
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卻報之以歌?!碧崞饘ξ磥淼恼雇?,他眼神堅毅,“希望能好好提升自己,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,給處于低谷、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給予物質(zhì)和精神上的幫助?!?/p>
■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劉鎮(zhèn)東 通訊員 譚政添 肖燕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