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丫頭這么年輕,沒想到做起事來一點不比男人差!”老百姓念叨的“丫頭”,就是慈利縣零陽鎮(zhèn)埡井村25歲的村支部書記卓小紅。兩年來,她幫助村民硬化道路,整改農網,新修學校,改善居住環(huán)境,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煥然一新。
埡井村是慈利縣遠近聞名的貧困村。多年來,這里的姑娘留不住,小伙子出去了不想回來,卓小紅就出生在這個貧窮的山村。
2011年5月8日,卓小紅正式任命為埡井村黨支部書記。在村支部大會上,她莊重承諾:“我既然當上了支部書記,就要為老百姓踏踏實實辦幾件實事,絕不辜負組織的期望……”
村里的書記是丫頭
面對剛20出頭的新村支書,群眾投來了懷疑的目光。有人說:“咱們村里沒有人才啊,只能讓這20出頭的丫頭當書記了。”甚至有人說:“這么個時髦丫頭,一看就不是做事的料!”
面對質疑,卓小紅埋頭苦學農村工作本領,虛心向老支書請教、買來有關農村方面的書籍認真學習。為了摸清村里的基本情況,卓小紅翻山越嶺挨家挨戶登門拜訪。2個多月后,全村208戶,12個村民小組和所有的黨員、村民代表和貧困戶、五保戶都裝在了她的心中。由于村里住戶分散,走訪時間長,走夜路也成了常事。剛開始,卓小紅很害怕一個人走夜路回家,她把手機音樂聲開到最大來掩飾內心的恐俱。卓小紅說:“現在不怕了,膽子也練出來了。”有次到7組付元圍家調解家庭糾紛,回家途中摩托車不慎翻到了深溝里,她的臉上、手上劃出了一道道血印。醫(yī)生要她住院治療,并提醒她“要是臉上傷口不處理好,會留下疤痕的”,但她進行了簡單的包扎后第二天又投入了工作。
漸漸地,村民們與卓小紅越來越熟悉,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“丫頭”。平日里,鄉(xiāng)親們經常跟年輕的“丫頭”書記拉家常,把自己的心里話和遇到的困難說給她聽。
干實事做好領頭雁
“改變村里的貧困落后面貌”是卓小紅擔任村支部書記的初衷。她一趟一趟地找領導匯報情況,爭取各方支持,2013年埡井村被確定為慈利縣建設扶貧村。她還帶領群眾改善基礎設施、調整產業(yè)機構、發(fā)展社會事業(yè),徹底改變了埡井村一窮二白的面貌。
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埡井村發(fā)展的關鍵,卓小紅先后組織籌集資金100多萬元,大力完善水、路、電等基礎設施建設。實施18公里線路的農網改造工程,建提灌,鋪設自來水管道1200多米,解決了80%的人畜安全飲水。新修建了212多平方米的學校,解決了埡井村的上學難題。村部建起了村級圖書室、黨員活動室等。
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收入,她又開始謀劃產業(yè)結構調整。2013年埡井村新發(fā)展烤煙207畝,柑橘100畝,種植藥材55畝。卓小紅還積極與外界聯絡,組織進行勞務輸出。目前埡井在外務工人員達到100多人,人平勞務收入3萬多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