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H_国产精品Videossexny_国产成人午夜91精品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頻道 > 張家界新聞

一個美麗千古的約定

2013-01-25 08:41:31  來源:張家界新聞網  作者:貴術中 唐湘岳   閱讀: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

        張家界新聞網1月25日訊  (記者  貴術中  光明日報記者  唐湘岳)1月22日,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袁家界村70多歲的老人張佩卿,跪在父親的墳前,眼噙老淚,作揖磕頭,動情地說:“爹啊,我就要和全村人一起離開這塊故土,到別的地方居住了。往后,孫輩們還會來看您,我恐怕是最后一回給您磕頭了。” 

        張佩卿老人所說的“和全村人一起離開這塊故土”,是指袁家界村村民將全體搬遷。2012年10月9日,袁家界村全體村民自發(fā)作出一個約定,所有村民遷出旅游核心景區(qū)。163戶村民在《關于建設袁家界旅游生態(tài)文明村的決議》上簽名,并按下了鮮紅的手印。 

        市委書記胡伯俊說,袁家界村全體村民的這個約定,完全符合黨的十八大精神,對于建設世界旅游精品和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(qū)、全國景區(qū)移民示范區(qū)、武陵山片區(qū)國際知名生態(tài)文化旅游樣板區(qū)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 

        發(fā)展旅游,貧困村變成了小康示范村 

        “1991年,我接任村黨支部書記時,村集體的存款只有七毛五分錢。”袁家界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輝回憶說:“那時的袁家界村,是全市有名的貧困村。”
     
        袁家界村因其自然環(huán)境惡劣,成為歷史上躲避戰(zhàn)亂、勞動教養(yǎng)的地點。1983年之前,村民人均年收入僅為百元左右,很多村民住著茅草和玉米稈搭建而成的棚子,大半年時間以雜糧和野菜為食,生活條件非常艱苦。 

        那時,三四十歲的漢子打光棍是正?,F(xiàn)象。有一年中秋節(jié),一個大齡小伙子去給山下的準岳父拜節(jié)??墒?,家里實在拿不出錢買禮物,他靈機一動,在山中摘了半背簍野荔枝。岳父見了,大發(fā)雷霆:“這個東西是山上的猴子吃的,你是不是把我當猴耍?”不容分說把半背簍野荔枝扔了出去,這門親事也告吹了。 

         1984年,袁家界村迎來了第一批游客。從此,村民們開始由給游客提供做向導、挑行李等簡單的服務,發(fā)展到開餐館和小旅店等全方位服務,旅游服務漸漸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(yè),旅游收入也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。幾乎是一夜之間,村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                 
        張玉輝自豪地說:“ 2012年,全村旅游總收入1738萬元,村級可支配收入80萬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.9萬元,一躍成為全市小康示范村。” 

        旅游興旺,景區(qū)保護壓力卻越來越大 

        “目前,全村村民房屋建筑面積5.5萬平方米,163戶村民有125戶開設了家庭旅館、餐館,床位達2500多張,每天產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水,給景區(qū)保護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。”村主任陳自國毫不隱瞞地說。 

        嘗到了旅游帶來甜頭的袁家界村民,大肆興建酒店,到處擺攤設點,使景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城市化傾向。2001年,我市為了保護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,對核心景區(qū)的建筑物進行了大拆遷。袁家界村被拆除46棟建筑物,面積達24000多平方米。一時間,袁家界村亂搭濫建的勢頭得到了遏制。 

        然而,好景不長。隨著百龍?zhí)焯莸拈_通,閉塞的袁家界景區(qū)從幕后走向了前臺。尤其是因電影《阿凡達》采擷袁家界景區(qū)的一個鏡頭產生爭議后,前來袁家界景區(qū)的游客呈幾何數(shù)增長。那些原本隱蔽性安置拆遷村民的房屋,被村民公開開發(fā)成了家庭旅館。 

        “在原來的建筑面積基礎上,每戶家庭旅館又擴大了建筑面積,少則近100平方米,多則達200多平方米。”村民張國慶說:“看到別人擴建家庭旅館,大把大把賺錢,我不得不也跟著擴建了家庭旅館。” 

        “這些家庭旅館,接待水平參差不齊,旺季時漫天要價,淡季時競相削價,嚴重擾亂了價格秩序,損害了旅游景區(qū)形象。”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干部龔浩一針見血地說。 

        這樣,隨著袁家界村旅游業(yè)的蓬勃興起,其中的問題和矛盾日漸顯現(xiàn)出來,村民在核心景區(qū)無序從業(yè)的現(xiàn)狀與景區(qū)保護管理和規(guī)劃要求不相適應,分戶零散經營形成食品衛(wèi)生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,亂搭濫建現(xiàn)象屢禁不止,接待水平和旅游品牌形象不協(xié)調等問題和矛盾,不一而足。 

        “這些問題和矛盾,既繞不開,又躲不過,必須加以解決。”陳自國如是說:“可是,我們一時間難以找到突破口。” 

        一個啟示,催生一個美麗千古的約定 

        “袁家寨子經營權的成功轉讓,給了袁家界村民有益的啟示,成為全體村民遷出核心景區(qū)這一約定的參考案例。”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干部宋志光介紹道。 

        袁家寨子與游客集散地的袁家界廣場近在咫尺,住在寨子里的15戶村民,曾經經營餐館、民俗展演等項目。2008年,15戶村民以每年108萬元的價格,給一家公司轉讓了袁家寨子的經營權。“我們15戶各自經營,每年的總收入不過30萬元。”村民熊隆章說:“現(xiàn)在,我們每年的總收入達100多萬元,自己不經營,收入又增加了幾倍,何樂而不為。” 

        袁家界村存在的問題和矛盾,也引起了廣大村民的注意和關心。袁家界村的明天如何發(fā)展?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,袁家寨子經營權成功轉讓的案例,使大家受到啟發(fā),大膽作出設想,將全體村民搬遷出去,由一家公司經營全村的旅游服務項目,村民按照股份分紅。這樣,既保護了世界自然遺產,又不影響村民的收入。 

        2010年至2012年,袁家界村黨支部因勢利導,組織村民對這個設想進行了幾年醞釀、討論,最終形成了一個《關于建設袁家界旅游生態(tài)文明村的決議》的約定,大致內容為:全體村民遷出核心景區(qū),對袁家界村旅游服務設施進行提質升級,實行公司統(tǒng)一管理和經營,但是公司必須保證村民現(xiàn)有既得利益不能減少,并逐年有所提高;山下住房由村里統(tǒng)一選址和建設,建房所需費用由村民自己承擔;袁家界村的建制不變,隸屬關系不變。 

        國務院發(fā)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鋒,目前正致力于景區(qū)移民課題研究,對袁家界村全體村民的這一約定予以高度肯定:“袁家界村全體村民將遷出核心景區(qū),在國內景區(qū)移民尚屬首例。他們自發(fā)簽訂的《關于建設袁家界旅游生態(tài)文明村的決議》,是對大自然的莊嚴承諾,是一個美麗千古的約定 。”

     


    返回欄目[責任編輯:張家界新聞網]

舉報此信息
進入張家界新聞網微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