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H_国产精品Videossexny_国产成人午夜91精品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頻道 > 社會新聞

一切為了“拉新”,一切為了續(xù)費,教培機構仍在瘋狂“賣課”

2021-05-31 15:08:37  來源:新華社  作者:新華社記者蔣芳、鄭天虹  閱讀: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

    近日,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受到處罰,紛紛下架涉嫌違規(guī)的課程,修改違規(guī)的價格標識。在日益嚴格的政策監(jiān)管之下,狂奔的在線校外教培放慢腳步了嗎?

      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作為關鍵招生節(jié)點,暑期仍然是培訓機構“賣課”的必爭時段,培訓機構紛紛開辟新渠道、制造新話術,“拉新”、續(xù)費、價格戰(zhàn),一樣都沒少。

      “賣課”轉戰(zhàn)直播間,整治之下仍有監(jiān)管盲區(qū)

      日前,北京市教委通報了部分校外培訓機構低于成本價售課、提前招生收費等違規(guī)行為。隨后,北京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也在近期對4家校外培訓機構價格違法、虛假宣傳等行為進行了頂格處罰。

      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的營銷已經(jīng)轉戰(zhàn)直播間,通過抖音、天貓旗艦店進行直播“賣課”,新渠道引流效果明顯,也成了監(jiān)管盲區(qū)。

      在有百萬粉絲量的某網(wǎng)校抖音直播間里,主播們仍在普遍使用誘導性低價策略吸引關注:

      “一年級到高三課程都有,8節(jié)直播課10元,平均一節(jié)課才1.25元!1.25元啊,這個價格到樓下買個包子,都只能買個素的買不到肉的……”

      不僅如此,“拉新”方式也有了新玩法。過去,以老(學員)帶新(學員)集中在線下,如今在一些線上平臺上開始出現(xiàn)種草式“拉新”。例如,在帶貨網(wǎng)紅聚集的“小紅書”App上,高途課堂推出了招募學習體驗官的活動,所謂的學習體驗官也就是家長或學生,只要發(fā)布高途課堂課程學習打卡筆記,就有機會贏取豐厚禮品。

      “為了圈粉、養(yǎng)粉、榨粉,我學了一堆的話術誘導家長”

      如果說狂轟濫炸的免費、低價營銷為的是“拉新”,主要靠營銷人員;到了“續(xù)費”階段,沖在前面的就是所謂授課“老師”。

      多位受訪“老師”告訴記者,滿班率、續(xù)班率和退費率,是考核培訓機構教師的重要標準。這三率像壓在“老師”身上的三座大山,要做到續(xù)辦率100%,沒有點功力是不行的。

      廣州家長胡女士自從給六年級的孩子報了個小升初刷題班后,就被自稱是班主任的潘老師拉到一個群里,不定期接到潘老師電話。潘老師貼心地給胡女士免費送各類小升初真題、升學政策解讀、小升初的微講座,隨時在線答疑解惑。

      通過一系列的情感鋪墊后,潘老師在重要營銷日5月20日推出“暑假新初一0元班”,當天報名即可免費領取“六下期末沖刺工具包”,內含“5天沖刺打卡營”、期末真題試卷等。“每天看著群里分享的各種升學文章,其渲染的嚴峻升學形勢,讓我越臨近升學越睡不著覺。他們一拋出0元暑假班,我就毫不猶豫報名了?!焙空f。

      一位從廣州某知名培訓機構辭職的老師陳林(化名)告訴記者,一線老師的工作除了備課講課,更多時間花在了招生運營,包括各種群分享、講座、課后服務等。“圈粉”“養(yǎng)粉”“榨粉”模式運營的家長粉絲群,目的就是不斷制造焦慮,讓家長掏錢。

      她透露:“要點之一就是對家長進行恐嚇。我學了一堆的話術誘導家長?!北热?,開家長講座時,先盤點一下往年的升學形勢,把情況說得越嚴峻越好,競爭越激烈越好;平時推送的文章看似是育兒故事,一般都是把牛娃與其培優(yōu)背景結合起來,引導家長們怎么雞娃,一步步入坑,目的則是維護客戶關系和擴大客戶群體。

      謹防校外教培機構變異為“斂財機器”

      記者在調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校外教培機構的“老師”主要負責推銷“賣課”是這個行業(yè)的普遍現(xiàn)象。南京某培訓機構的一位“老師”坦言,現(xiàn)在市面上沒有哪家培訓機構不考核這些營銷指標,“老師”業(yè)績完不成,輕則扣獎金,重則辭退。

      有關專家認為,資本入侵教育培訓領域帶來的最大惡果,就是造成了行業(yè)異化,已經(jīng)從興趣培養(yǎng)、提優(yōu)補差、彌補校內教育不足,變成了面向全社會、無數(shù)家庭的“割韭菜”。

      廣東省教育督導室主任科員張志立建議,國家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建立教育培訓行業(yè)評估監(jiān)測制度,出臺星級或者等級評估標準,綜合運用經(jīng)濟、法治、行政等手段,讓堅持立德樹人、遵循教育規(guī)律、滿足公眾需求、具備教育情懷的教育培訓機構能夠獲得認可,讓那些存在唯利是圖、錯誤言論、師德失范、虛假廣告等不良行為的教育培訓機構無所遁形,切實規(guī)范教育培訓機構辦學行為。

      “在規(guī)范校外培訓機構無序逐利的同時,還要堅持校內提質?!?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,不可忽視的問題是,在為學生減負過程中,存在學校借減負之名推卸教育責任的問題,學生在校內“吃不飽”,轉而尋求校外培訓。學校教育要強化主體地位,要切實履行教育職責,做到應教盡教,提高教育質量,走出“校內減負、校外增負”的老套路,實現(xiàn)減輕校內學業(yè)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“雙減”目標。(新華社記者蔣芳、鄭天虹)(新華社) 



    返回欄目[責任編輯: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]

舉報此信息
進入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微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