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下午,“守望初心 傳承信仰”張家界報告會在市委禮堂舉行,現(xiàn)場座無虛席,來自全市各個地方的數(shù)百名聽眾共同聆聽張家界最動聽的聲音。
主講人余艷,深入探析張家界紅色文化,用一個個鮮活、感人的故事,講述了土地革命時期時,張家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。
《守望初心》,是余艷耗時三年,遍走張家界,深扎桑植縣,采訪了近百個紅軍、紅嫂和他們的后代。紅軍的故事和張家界這片血染的土地,余艷被深深地震撼著,長久地感動著,故成就了這部用鮮活故事探析張家界紅色文化的偉大作品。
“百年紅色史,平民英雄詩”。封面上的書引,概述著這本書內(nèi)容的時間跨度和精神內(nèi)涵。
一個大主題,卻是從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中提煉的。
讓我們跟著余艷,一同走近張家界那些忠貞、堅韌、大愛的小人物,認真品讀他們的感人故事。
忠 貞
紅軍女兒佘芝姑的故事
佘芝姑是大名鼎鼎的游擊隊長谷德桃的女兒,谷德桃當年為賀龍搞軍需、籌糧草的功臣人物。在肅反運動中被殺害。佘芝姑沒有記仇,沒有改變對紅軍的信念,而是一直記住母親的話:生仔、種糧、養(yǎng)豬。
紅軍長征后,佘芝姑為躲敵人的追殺,躲進了偏遠的深山海兒峪。無論生活多么艱難,躲到哪里都開墾坡地,滿山滿坡地種包谷,養(yǎng)活她的孩子,再存一茅屋一茅屋的糧食,等隊伍打回來,不餓肚子。
佘芝姑一邊種地,一邊養(yǎng)豬,到桑植解放,有了豐收的15個年成。佘芝姑在海兒峪的家已積攢了38000多斤包谷,2400多斤臘肉!再看她身后整齊地站著一排6個兒女,都是準備給紅軍帶走的兵。
說起佘芝姑的孩子,那時缺醫(yī)少藥,一個七歲的兒子、一個七歲的女兒相繼在她懷里閉上眼睛,佘芝姑悲痛至極哭喊著:你怎么能這么早走哦,再長十年你就是一個兵,你賀龍舅舅要打回來帶兵喲……
堅 韌
草鞋嫂劉銀姑的故事
劉銀姑的丈夫死在戰(zhàn)場,又送兒子,惟一的兒子又戰(zhàn)死了,就天天打草鞋熬過痛苦挺過艱難。人稱草鞋嫂的劉銀姑,從賀龍回洪家關(guān)的1928年開始,就以打草鞋卷入革命洪流,她打的草鞋不但耐穿漂亮,關(guān)鍵不摳腳后跟,穿著腳不打泡。當年,紅軍的草鞋需求巨大,她就帶一波波的徒弟。賀龍軍長專挑她打的草鞋穿,成劉銀姑一生的榮耀……那時候的大庸,為紅軍打草鞋的婦女多達上萬人!做布鞋,草鞋多達幾萬雙。以至于,紅軍在后來爬雪山過草地,飛奪瀘定橋、四渡赤水,無不是穿草鞋打下的江山。
可是解放后,草鞋嬸沒有接到兒子的烈士證。忍辱負重的劉銀姑不能忍了。多少像兒子一樣的孩子,為打下今天的江山過早地獻出生命,不能讓他們連一個公正都沒有,必須舍命為他們爭!要不,他們不得閉眼,我們以后怎么去地下與他們相見?
銀姑嬸橫下心與女兒一道,背著一麻袋草鞋進京找賀龍。當時,她是個年過半百的小腳老人,要徒步進京,冒的風險是可能把老命丟路上。但湘西女子的不屈不饒,硬是讓這對母女辦成這件事,兒子有了他英雄的證明——烈士證。
她臨終前最后一個畫面,是她指揮外孫拉一大板車黃燦燦的新稻草,看它們厚厚軟軟地鋪滿棺材底,再反復(fù)囑咐:我死后,將那一箱子草鞋與我一起裝進棺材。不為別的,是地下的兒子、還有山娃子和石伢子他們都等著鞋穿呢。好多光著腳的紅軍娃喲,我欠他們的!
大 愛
紅嫂良艮的故事
長期在深山里躲兵的良艮,患上嚴重的風濕病加許多并發(fā)癥。起初,她是積極治病的。把囤積的包谷釀成酒,等凱旋的紅軍和丈夫回來喝,也治她的病,酒能治風濕、能驅(qū)寒??傊越】档纳眢w等著丈夫。
其實,很多年前,賀龍三上毛埡,就住在良艮家。他們最愛這種酒,良艮也跟他們大碗喝。可良艮釀好一壇壇酒自己卻很少喝,悄悄地裝好缸,藏在天然的酒窖——山洞里。家里人都明白,那是她為丈夫釀的酒。
解放后,丈夫終于回來了,可惜已經(jīng)不是她的丈夫了。大度的良艮直說“活著就好,活著就好”,當醫(yī)官要把良艮的兒孫、也是她一輩子的財富帶走,良艮很痛苦。
良艮是大度的,是顧全大局的,她目送著男人把自己的兒孫帶出山。獨居后的良艮徹底孤獨了,把儲存多年的酒搬出來,把更孤獨的村里的寡婦找來一起喝,一起回憶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。1961年7月的一天,醫(yī)官丈夫楊云階因動脈硬化走了。從那以后,良艮斷了自己的藥,兩個多月沒有喝酒,選了一個平靜的日子,在自己家里悄悄的也走了。
殷成福一家八口長征的故事
殷成福是被地主惡霸欺負得無路可走時,全家參加紅軍。再認識了紅軍隊伍里有文化、懂革命的女領(lǐng)導(dǎo),讓她知道,女人還有另一種活法。
當時,湘鄂川黔根據(jù)地到處都是紅星紅旗,殷成福在得知兒媳懷孕時,用兒子結(jié)婚的喜帕,趕制孫兒的涎水兜兜。她比照紅旗的紅,在兜兜上圍上了旗一樣的紅邊邊。七歲的小兒子隨口說了一句:媽,再縫上個紅五星。不久,一個紅星兜兜當護身符交到兒媳手上,一家八口踏上了長征路。
解放后,苦等苦盼的殷成福盼來的是全家四死兩散的結(jié)局。女兒侯幺妹、兒媳劉大梅都再也沒有回來,可兒媳肚里的孩子還在不在人世,成了這個家跨越半世紀的謎。為此,殷成福臨終時閉不上眼晴,兒子侯清芝離開人世也是兩眼望著西北方,久久不愿瞑目……
可是2005年4月,在座的很多人會有印象,一個叫羅爾吾的藏族老人回到張家界,他就是殷成福的大孫子候德明。當時張家界以最高禮儀迎接這位老紅軍。侯德明帶著母親留下的紅星兜兜給奶奶和父親上墳。這個孩子跨越半個世紀,才真正回到了家。
一個個的謎揭開了。原來,長征路上遭藏匪突襲,女兒和快要臨盆的兒媳被藏匪賣到紅原的藏區(qū)。大梅把兒子生下來一年多后,幺妹逃了出來,兩女子將孩子寄養(yǎng)在寺廟,毫不猶豫地去找隊伍,從此杳無音訊。也許被敵人殺害,也許被自然災(zāi)害吞沒,就是再也沒有回來。
英 雄
賀氏三姐妹的故事
賀龍的一家,英烈滿門,且死得尤為慘烈。父親和三姐妹都死得壯烈,小弟賀文掌被活活蒸死還被殘忍地食其心肝!在第二次國內(nèi)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賀龍直系親屬和賀姓親屬,犧牲就達八十余人。
在賀英殉難處的洞長灣,那塊石雕,是一塊塊殘骨、血肉融筑的,還滴著血、印著生命最后的抽搐!
這石雕連著賀龍元帥的三姐妹。大姐賀英,與大姐一同犧牲的二妹賀戊妹、先她而去的四妹賀滿姑,那是被敵人一刀一刀凌遲而死。三姐妹都是羞辱之極,殘害至死、還全被肢解、死無全尸……
若不拿槍、不革命,幾個如花似玉的女子生兒育女、紡織耕種,像身邊無數(shù)農(nóng)婦一樣,兒孫滿堂到解放后都能過上好日子??蔀楹巍?/span>
你要斷頭!你被碎尸!你被凌遲而死!
好在,人民不會忘記!
洪湖赤衛(wèi)隊,寫的是賀英,《五更里》唱的是賀英!
這歌,帶著甜美悠揚和與生俱來的淳樸,是老百姓的心曲!
和著百姓心中的哀傷與疼痛,宛如天籟,傳唱到如今!
這歌,還是個明顯的地理標志:會唱這歌,才是湘鄂邊區(qū)人!傳唱傳頌著力量,力量對抗著災(zāi)難。深深的懷念,唱的是人民心中——永遠的英雄!
是這方女人集體的品質(zhì)
賀勛臣是個火爆性子,為抽大煙的小妾,他背著馬刀能追張幺姑幾個田埂。張幺姑發(fā)誓在娘家待一輩子,不要這個丈夫了??杉t軍要長征了,這個女人卻帶幾個孩子,還帶著他的小妾一起來送要遠征的丈夫,她要男人無牽無掛地去遠行。
張幺姑和其他紅嫂一樣帶著一家躲深山,一待就是十多年。這期間,這個堅強的女人除了躲敵人,還要撐起一個家。
丈夫終于活著的信捎回來,可就是不見人。1951年春,張幺姑與人結(jié)伴去了成都,劈頭就吼兒子:“傻子才想不到,你老爹在家就有小貨,出去這多年能一個人孤守?只有一個可能,就是有女人扯腳噠?!币娎蠇屧缫巡碌?,這才告訴她,老爹賀勛臣在延安與陜北女子高貴香結(jié)婚了。
“你找女人就找了,原來就大老婆、小老婆地我們也過了。槍林彈雨地有個人照顧,也沒啥。哦,回來噠,一句話沒得、一個面不照,我在屋里持家守業(yè)、盤兒帶女,到頭來提的是空簍簍兒——魚都給別個提去噠?!?/span>
這一看難收場。兒子兒媳叫來一些賀氏家族的同鄉(xiāng),左勸右勸,說如今國家只準一夫一妻,你和“老太爺”等于事實上脫離,曉得波。
每每只要提到“國家”,張幺姑就不作聲了。這個可能一輩子搞不清“國家”到底是誰的女人,只感覺國家是好大好大場合的“公家”,是好多好多人的“大家”,那是要明事理、顧大局的地方。
這只是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忠貞、堅韌、大愛、擔當?shù)臑楦锩瞰I的小人物,是他們構(gòu)筑起了張家界人的精神脊梁。無論是哪個時代,他們的故事都是張家界最動聽的聲音地。
相關(guān)鏈接:
余 艷:湖南省作協(xié)副主席,湖南省網(wǎng)絡(luò)作協(xié)主席,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一級。省報告文學(xué)常務(wù)副會長。
出版長篇小說、長篇散文、長篇報告文學(xué)等22部個人專著。代表作:《守望初心》《板倉絕唱》、《楊開慧》、《后院夫人》三部曲。在《人民文學(xué)》、《新華文摘》和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等近百家報刊上發(fā)表作品。文學(xué)、影視作品共500 多萬字。
曾獲全國“五個一工程獎”、徐遲報告文學(xué)獎、中國報告文學(xué)年度獎、湖南省“五個一工程獎”、毛澤東文學(xué)獎、湖南省報告文學(xué)一等獎和《人民文學(xué)》新秀獎等十多次獎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