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是財政總量還是地方財政收入,多年來廣東都位居全國首位,故被稱為“財政收入第一大省”。不過,來自廣東省財政廳和江蘇省財政廳最新公布的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地方財力已經逼近廣東,財政總量僅比廣東少18個億。
7月10日,廣東省財政廳公布了廣東省今年1-6月累計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情況:累計完成2994.34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8.64%;其中,稅收收入完成2428.48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4.28%。
7月11日,江蘇省財政廳也公布了江蘇省1月-6月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情況:累計完成2975.6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12.9%;其中,稅收收入完成2400.90億元,增長10.6%,順利實現了較高質量的“時間過半,任務過半”。
從廣東的情況看,在上半年的6個月份里,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僅在2月份和6月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。今年1月-6月,廣東全省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.66%、12.92%、9.94%、2.19%、7.7%和14.04%,6月份增長幅度為半年來最高。而同期江蘇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,各月增長幅度分別在10%到14.5%之間。
“江蘇有兩個地方值得廣東學習,一是江蘇的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比較均衡,二是江蘇重商、重人才、重轉型、重科技含量的觀念和氛圍強。廣東經濟發(fā)展的主力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區(qū),粵東、粵西、粵北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相對落后,經濟發(fā)展的理念還沒有根本轉變,廣東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的不平衡不協調拖了廣東整個經濟的后腿。另外,雖然廣東多年來經濟總量、財政總量居全國首位,但廣東也是第一人口大省,人均財力在全國僅排到十幾位。”昨天,廣東財政問題專家黎旭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。
黎旭東指出,目前廣東應該追求整個社會和區(qū)域的協調發(fā)展,爭取地方經濟成功轉型升級,以贏得更大的發(fā)展后勁,讓老百姓的幸福感、滿意度不斷提高,這樣的財政總量第一才更有價值?!∮浾邍利惷?、實習生王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