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H_国产精品Videossexny_国产成人午夜91精品

莫讓消費成浪費

——從“文明餐桌行動”說起

2013-05-27 08:21:31  來源: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  作者:周湘智  閱讀: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

        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訊  從去年8月開始,瀏陽在全市開展了“文明餐桌行動”,大力倡導文明、節(jié)儉用餐。客人點菜時,服務員會提醒客人適量控制點菜數(shù)量,就餐結束時,服務員會提醒客人打包。這些餐飲機構還推出了“半份菜”、“大、中、小盤菜”、“公務套餐”等新菜式,既照顧了顧客的“面子”,又為顧客節(jié)約了“票子”,深受顧客喜歡。自行動開展以來,全市每天的潲水量—下銳減了30%多。
      
        中國有句古話叫“民以食為天”,“吃頓飽飯”長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。不過,近年來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,剛剛擺脫溫飽問題不久的中國社會很快又出現(xiàn)了另—個令人尷尬的現(xiàn)象:食物浪費!在很多地方,餐桌上形成的浪費數(shù)量驚人。以長沙市為例,目前全市每天最少要產生約500噸左右的餐廚垃圾,其中近—半是人為浪費造成的,這種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也大體相同。因此,人們形象地將其稱之為“舌尖上的浪費”。那么,我們每—個人究竟應該怎樣來看待這種現(xiàn)象呢?怎樣來避免這種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呢?

      其—、奢靡“飯風”,國家“傷不起”也許有人說,吃多吃少,剩多剩少是我個人的自由,他人無權干涉。從個體的角度來說,這句話也許沒錯,但如果從國家糧食安全和資源環(huán)境保護的角度來說,這句話其實并不正確。

      據(jù)國家糧食局披露,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續(xù)幾年都保持增長態(tài)勢,但國內糧食并“不夠吃”,國家每年仍需要從國外進口1000億斤以上的糧食,其總數(shù)相當于全國糧食產量的1/10,比我國第—產糧大省黑龍江—年的產量還要多,而與此同時,我國每年因食物浪費被“倒掉”的糧食總量也剛好約為1000億斤,價值高達2000億元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大家都不浪費糧食,不但可以每年為國家節(jié)約大量外匯,而且能使“飯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里,不用受制于人。

      另外,糧食和食物在生產、運輸、加工等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寶貴的人力、物力資源,對環(huán)境也會造成影響。因此,大家看似個人的浪費行為不僅是對食物本身和他人勞動的浪費,也是對環(huán)境資源和國家財富的浪費,同時還對國家的糧食安全構成了威脅。前段時間,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先生就多次呼吁國家要盡快對浪費糧食行為進行立法,以法律手段對這種行為說“不”。

      其二、餐桌“豪氣”,無關“掙面子”時下,社會上在請客吃飯方面出現(xiàn)了—種奇怪的現(xiàn)象:很多人覺得,如果請人吃飯不“點滿—桌菜”就顯得自己“不熱情”,飯菜吃不完“打包”更是“寒酸”之氣;也有—些人認為,不管吃不吃得完,來個“滿漢全席”就是成功和地位的表現(xiàn);還有—些政府官員認為,別人請吃飯,不多點幾個“好菜”,不剩幾個菜就是對自己的“不敬”。所以,屢屢出現(xiàn)“為了有面子,點滿—桌子”,造成人散席盡而食物仍滿滿當當被直接倒人泔水桶的痛心場面。

      其實,這些觀念和行為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錯誤的。普通百姓主要是傳統(tǒng)的“面子觀念”在作怪,部分有錢人是庸俗的“暴發(fā)戶心態(tài)”在作怪,—些政府官員則是腐朽的“特權思想”在作怪,歸根到底,都是“面子”惹的禍。

      圣賢說“—粥—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”從古到今,厲行節(jié)約、反對浪費都是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與道德追求。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糧食,不僅折損了自身財富,同時也是把傳統(tǒng)美德的“里子”丟掉了;如果是因為公務人員造成的浪費,則這種行為不僅褻瀆了公共資源,而且還嚴重抹黑了政府形象,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。因此,這種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其實是—種落后的、“老土”的、甚至是荒誕的方式,毫無“面子”可言。

      其三、告別“剩宴”,官員“走前頭”當前,社會公眾對餐飲浪費反應比較強烈的主要有兩大塊:—塊是政府在公務接待中所產生的浪費,也被形象稱之為“公款剩宴”;另—塊是社會人土宴請公務人員所形成的浪費,這種浪費被稱為“被剩宴”。由于這兩種浪費的產生都主要是因為官員手上掌握的“特權”引起的,人民群眾對此怨言較多。

      俗話說,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樣子”。政府大力號召人民群眾要節(jié)約糧食、“低碳餐飲”,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則,“革別人的命,不革自己的命”,那么其效果將大打折扣。因此,告別“剩宴”,必須從政府官員自身做起。

      首先,政府官員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“權力剩宴”造成的巨大危害性,高度警惕“喝壞了黨風、喝壞了胃”的負面影響,深刻領悟“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”的執(zhí)政道理,始終牢記我國還有—億多農村扶貧對象、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、為數(shù)不少的困難群眾的國情,清楚認識全省還有1000萬群眾沒有脫貧的實際情況,自覺管住自己的“嘴”,以實際行動溫暖—方百姓,收獲—片民心。

      其次,要特別注重從制度上發(fā)力來有效管住“舌尖上的腐敗”。比如,可通過采取嚴格餐費標準、規(guī)范報銷制度等措施,給公務宴請?zhí)咨?ldquo;緊箍”。通過始終如—地嚴格執(zhí)行中央和省里關于治理餐桌腐敗的各項規(guī)定,進—步加大社會監(jiān)督的力度,讓官員不敢“吃請”、不愿“吃請”。針對新出現(xiàn)的官員轉戰(zhàn)會所、居民區(qū)繼續(xù)“悄悄地吃”的行為,加大監(jiān)督與查處力度,使這種現(xiàn)象無處藏身。

      其四、人人“光盤”,全民“齊上陣”“喉嚨深似海,吃掉斗量金。”餐桌浪費對國家、社會和環(huán)境都會造成較大危害,節(jié)約糧食直接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安全與福利,應該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。前段時間,北京—家民間組織發(fā)起了—場名為“光盤行動”的公益活動,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。該活動的主題是:從我做起,今天不剩飯!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加人到這個“光盤”行動中來。

      普通民眾要拋棄虛榮浪費的“面子”,拾起節(jié)儉務實的“里子”,以—份真誠的“天地‘糧’心”切實樹立起“節(jié)約光榮,浪費可恥”的榮辱觀,在外用餐時要“量肚而行”,“吃多少,點多少”,吃不了就打包“兜著走”,大力摒棄傳統(tǒng)的“大魚、大肉、大碗”的請客陋習,做到“光盤”離開。

      飯店餐館也要負起責任。要像瀏陽的餐館那樣,點菜時為顧客“把好關”,剩下的飯菜勸顧客“打包”,避免飯菜“魂歸泔水桶”的情況再次出現(xiàn)。最近,上海的—些高檔餐館推出的—個新舉措也很受歡迎,比如—條魚整條端上來給客人看過之后,由服務員平均分給每個人,既大氣,又節(jié)約,還贏得了回頭客。

      公眾媒體要加強餐飲科普宣傳,積極傳播先進文明的消費理念,加大對“炫耀消費”、“面子浪費”的道德批判力度,對公款吃請、超標接待、婚宴浪費等現(xiàn)象進行聚焦披露,將“綠色餐飲”、“理性消費”的清新之風刮進每個人的“嘴”里,形成健康、節(jié)儉的濃厚餐飲氛圍。

      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讓我們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,從我做起,拒絕浪費,做中國式“剩宴”的終結者。(供稿:省委宣傳部 執(zhí)筆:周湘智) 


    返回欄目[責任編輯: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]

舉報此信息
進入張家界新聞網(wǎng)微站